“如果我的血液能让这个孩子战胜病魔,再捐献150ml我也愿意!”3月20日,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观山湖院区,随着血细胞采集仪器发出采集完毕的信号,石阡县人武部文职人员杨黎明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的采集,成功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将第一时间用于救治一名10岁患有白血病的学生。自此,杨黎明成为全国第19635、贵州省第535例、铜仁市第14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。这组数字,也成为杨黎明的“荣誉勋章”。
造血干细胞被称为“生命种子”,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,就是重生的希望。“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,”这是杨黎明6年前许下的承诺。2019年,还在读大学的杨黎明在一次爱心献血活动中,得知国内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人数远远难以满足需求时,他立即提出申请,正式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。
去年11月,杨黎明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,他与一名10岁的白血病患儿配型成功。当问他是否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时,杨黎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刚开始,家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不了解,不太同意他捐献。他查阅了大量资料,告诉家人: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。经他耐心解释和劝说,家人同意了他的想法。
确定捐献后,杨黎明提前数月调整作息,确保充足睡眠,注重均衡饮食,加强体育锻炼。此外,他还积极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沟通,深入学习捐献知识,了解流程、注意事项及潜在风险,确保捐献过程顺利。
正式采集前需提前几天开始注射动员剂,以刺激造血干细胞生长。虽然注射动员剂后引起腰痛等不适反应,但他却说:“想想患儿这些年做了多少次治疗,受了多少病痛的折磨,我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,做这些不算什么。
捐献当天,杨黎明也收到了工作人员带来的患儿家属手写的感谢信,信中讲述了孩子查出疾病、治疗疾病的艰难过程,并向他的善举深深致谢:“谢谢您,我远方的恩人,是您让我的女儿重获新生,给了她第二次生命……”
面对受捐者的诚挚感谢,杨黎明表示,看到感谢信,自己十分感动,感觉自己的善举得到了认可,能帮到别人,他感到十分激动,“我是一名军队文职人员,理当坚守军人本色,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帮助,用自己的行动传播更多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。”他说。
“虽然我们素未谋面,但是我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拯救你的生命。希望你好起来以后人生皆是坦途!也希望你能够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,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。”杨黎明为受捐女孩写下祝福回信,并祝她早日康复。
编辑:黎 腾
一审:邹凡进
二审:龚 玥
三审:翁 伟